森林海旅游度假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 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避暑旅游纵览》

发布时间:2017-07-03 17:18
作者:中国旅游研究院、驴妈妈旅游网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Q2RduzpSsl82Poeh95sPFw


          中国旅游研究院、驴妈妈旅游网对2016年国内避暑旅游市场进行了全面监测,基于驴妈妈旅游网数据,发布了《2016年中国避暑旅游纵览》。研究显示,2016年避暑旅游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亲子、研学游占据市场重要地位,亲水、海岛、山岳是避暑旅游的主要形式。与避寒市场相比,避暑旅居地产中介机构发育尚不充分,将会成为旅游地产中介机构关注的新蓝海。下一步,避暑旅居医养方面的布局将更加活跃和主动。

一、总体情况

(一)避暑旅游快速增长

          避暑旅游是第三季度旅游市场的重要主题。统计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旅游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旅游人数11.24亿人次,同比增长12.18%。全国各主要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7-8月份市场规模同比快速增长。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反映,2016年暑期,驴妈妈旅游网平台出游人次是2015年的3.25倍,其中国内游人次是上年的2.93倍,出境游人次是上年的4倍;景区门票预订人次是上年的3.4倍,周边游人次是上年的3.1倍。


 (二)各地对避暑旅游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在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过程中,气候在目的地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避暑旅游得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2016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国首个避暑旅游的产业意见——《关于做大做强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从全市战略层面部署推动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发展。安顺市以优良的夏季气候为核心吸引物,推出“七度空间•避暑驿站”新品牌,并在重庆、上海等主要避暑客源地进行推介,不断巩固、强化安顺避暑旅游品牌和影响力。毕节市政府办、市旅游局组织机场和景区,以“多彩贵州•凉爽毕节•云上花海”为主题,向北京、长沙等客源市场推介避暑旅游信息。鞍山市旅游委积极为景区搭建平台,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上向市民推荐域内的消夏避暑景区,以推动夏季旅游市场发展。


(三)避暑旅游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不同于避寒旅游资源,避暑旅游资源分布广,即便非传统的低温区域,甚或传统的高温城市,其周边的山区或滨水地区也可能具备避暑旅游的小气候条件。随着避暑旅游市场的不断发育,各地对避暑旅游的认识不断加深,竞争也愈发激烈。传统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不断丰富夏季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做大做强避暑旅游市场。传统区域高温城市也积极加入到对市场的争夺中,竭力留住本地避暑游客的同时吸引外地避暑游客。重庆市专门召开夏季旅游专题新闻发布会,让游客“六月炎夏变成秋”,发布多条夏季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和20多项消夏避暑活动。杭州临安天目山、建德“17℃新安江”成为杭州及上海、长三角区域避暑旅游目的地。

          旅游OTA企业把握市场动向,深度发力暑期旅游市场。驴妈妈携手黄山、长隆、大阪环球影城等境内外热门旅游目的地,通过直采合作等形式,推出众多高品质旅游产品,满足用户避暑旅游多样化需求。途牛以“奔跑吧暑价”为主题进行暑期大促,超过30万款优质旅游产品同步上线,为用户暑期出游提供更多选择。


(四)避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多元

          避暑旅游由概念到实践发展过程中,避暑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短板。各地在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断丰富避暑旅游产品供给,推出“避暑+”产品,如避暑与休闲、度假、养生、运动、文化、研学、节庆等的融合,不断丰富避暑旅游产品内涵和外延。2016年,中国长春消夏节围绕主体活动、文化时尚、体育健身、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及节庆会展等六大消夏板块,形成55大项、总计142项系列活动。哈尔滨夏季持续推出“迷人的哈尔滨之夏”、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百余项活动,主打森林、湿地、养生、体育、自驾游、观光农业等避暑旅游主题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哈尔滨夏季旅游影响力。


二、主要市场特征

(一)暑期中后期为避暑旅游高峰时段

          避暑旅游高峰时段集中于8月中旬。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第三季度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暑期出国旅游、国内跨省和近郊旅游在7月初开始活跃,在8月份达到出游高峰,港澳台旅游集中在8月份。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暑期出游高峰从7月下旬持续至8月下旬,并在8月中旬达到最高峰。


(二)亲子、研学在避暑旅游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从市场供给来看,在线旅游平台、酒店、景区等相继推出各色亲子游产品。例如,驴妈妈旗下亲子游品牌“驴悦”暑期销量再创新高,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00%,其中,1500-4000元的高端亲子度假产品持续热销,暑期“驴悦亲子游”举办多场奥运主题活动,在苏州黄金水岸举行的“黄金猎人—破冰寻宝大作战”大型活动吸引了超过100组家庭300余人参加;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青岛和曲阜的两家酒店根据亲子家庭客人的预订布置主题儿童客房;山东泰安大部分景区抓住暑期商机,开展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夏季正值学生暑期,研学旅游是市场的又一个重点。天目山大地之野自然教室夏季各种研学旅游项目提前3个月被预订一空。郑州童乡亲子农场开园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接待游客人数达到46290人次,其中,亲子研学人数约占整体人数的70%左右。海外游学、夏令营也十分火爆。受英镑贬值影响,英国和澳大利亚是2016年暑期海外游学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其中较为火爆的海外游学、夏令营线路有“英国14日游学游”、“暑期爆款-澳大利亚凯恩斯9-10日游”、“澳大利亚东西岸夏令营13晚14日游”等。


(三)大型城市和传统高温城市为避暑旅游主要客源地

          根据百度搜索数据,2016年对避暑关注度最高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海口、杭州、重庆、武汉、广州、成都、苏州、深圳。 

          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2016年7-8月,避暑旅游客源主要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及传统高温城市。排名前十的旅游客源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南京、广州、苏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和天津。 

          以上表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游客气候敏感度较高,气候弹性呈刚性。高温城市夏季出游率高,则更多地反映了气候的驱动力。


(四)避暑旅游客源地周边游市场火爆

          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2016年暑期周边游出游人次是2015年的3.1倍,北上广深依然是周边游的主要客源地,占全国周边游比例超过五成,大部分游客选择1-2天的周末时间出游,占比超过八成,长三角居民最青睐的周边游目的地依次为杭州、常州、苏州,京津冀居民最青睐的周边游目的地依次为北京、天津、秦皇岛,珠三角居民最青睐的周边游目的地依次为珠海、惠州、广州。

          在交通方式上,自驾游依然是主体,占比近五成,高铁出游人次较2015年有所增加,占比达31%。在产品类型上,2016年暑期乡村避暑游升温明显,住民宿、游山水、避热暑成为周边游新时尚。


(五)亲水、海岛、山岳是避暑旅游的主要形式

          “亲水避暑”是避暑旅游消费的主流,海岛游作为一种综合滨水、亲水的旅游活动也倍受夏季市场青睐。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全国范围内销售较好的亲水产品有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广州长隆水上乐园、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等。

          2016年暑期,海岛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倍多。普吉岛、长滩岛、巴厘岛、济州岛、毛里求斯、芽庄、马尔代夫、塞班岛、斐济、夏威夷是最受游客青睐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其中东南亚海岛凭借着高性价比占据前四名,越南芽庄暑期人气暴涨,出游人次同比去年上涨了近10倍,成为2016年暑期爆款。 

          邮轮旅游作为海岛、海洋旅游的重要内容,暑期市场发展迅猛。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2016年暑期邮轮旅游出游人次是上年同期的3.9倍,在暑期邮轮旅游出游人次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达到16.2%,同时预订双人间和三人间的游客数量也有较大增长,家庭出游特征明显。

          “山岳避暑”也是避暑旅游的主要选择,黄山风景区、长白山风景区、峨眉山等游客预订量大。


(六)典型旅游城市夏季游客接待量居高不下

          尽管一些典型旅游城市,并不具备夏季避暑气候条件,但受价格、旅游发展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等因素影响,这些城市夏季游客接待量居高不下。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三亚和上海是2016年暑期排名前两位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其后依次是丽江、北京、厦门、大理、张家界、成都、杭州、桂林。三亚尽管夏季天气炎热,不具备避暑优势,是理论上的淡季,但机票、住宿等价格低,夏季仍有大量游客前往三亚开展旅游活动,使得夏季成为三亚仅次于冬季的旅游旺季。北京虽然也不是避暑旅游城市,但其强大的综合吸引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使得夏季北京旅游市场很旺。

          气候优势并非决定避暑旅游的唯一因素,游客在出游决策时,会同时兼顾气候条件、价格因素及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一些寄望依托气候条件发展避暑旅游的城市,气候优势是明显的,但旅游发展水平恰恰是短板。旅游城市要想在避暑旅游市场分一杯羹,除发挥气候优势外,务必要在旅游发展上苦下功夫。


三、主要产业运行情况

(一)景区业

          景区依然是避暑旅游的载体和依托。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监测数据,2016年暑期,驴妈妈门票预订人次是上年同期的3.4倍,其中,上海迪士尼、黄山风景区、珠海长隆、千岛湖、安吉漂流、横店影视城、古北水镇、常州恐龙城、北京欢乐谷、长白山位列十大热门旅游景区。

          避暑型景区关注度最高。根据百度监测数据,2016年暑期,搜索热度前100位的旅游景区,多数为避暑型旅游景区,且以5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南沿海、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搜索热度最高的十大景区是:九寨沟、黄山、青海湖、乌镇、长白山、泰山、鼓浪屿、青城山—都江堰、凤凰古城、华山。


(二)交通业

          在避暑旅游带动下,夏季民航客运量高于春节,其中8月份客运量为全年最高。2016年,我国民航客运量较上年增长11.8%,达到48776万人。在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峰,为4642.01万人,同比增长率为11.5%;7月份民航客运量为4353.30万人,低于8月份和10月份,同比增长率为10.9%。总体而言,7、8月份民航客运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同比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水平,表明避暑旅游有效推动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高铁动车正在成为夏季旅游出行的主要选择。2016年8月份和7月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分别达到2.8亿人次和2.6亿人次,位列全年第一、二名,且明显高于其他月份。7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285万人次,日均发送876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突破2亿人次大关,达到20568万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51.1%,日均发送447万人次,同比增长26.5%。


(三)住宿业

          避暑旅游市场带热短租市场。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夏季是旅游旺季,酒店及类似住宿设施客房需求激增,尽管酒店整体价格水平上涨,但避暑旅游目的地一房难求的局面长期存在。标准化住宿产品的供应不足推动非标准化住宿产品的衍生和发展。作为新近发展的旅游业态,短租为游客住宿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在满足亲子、家庭、朋友等多人住宿需求的情况下,短租提供的设施、产品和服务,极具个性化,能够为旅游消费者带来个性舒适的消费体验。避暑旅游市场的火爆,带动短租市场的产品供给,在途家、木鸟短租等平台上,特色房源种类繁多,情侣房、loft、四合院、窑洞、客栈、木屋、树屋、房车、游轮等,新鲜而极具个性化,深受避暑游客青睐。

          避暑旅游需求推动“一价全包”产品热销。在避暑消夏和休闲度假中,游客自主安排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项目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加省心省力和深入体验高品质综合性旅游产品和服务,许多避暑游客直接购买“一价全包”产品。“一价全包”是指酒店在传统的“住宿+早餐”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娱乐活动,形成所谓的“住宿+早餐+娱乐活动”产品。许多在线旅游平台和酒店官网纷纷推出“一价全包”产品,例如,携程和同程旅游平台上均有“一价全包”产品,开元酒店集团官网自由行团购一栏有“一价全包”产品,碧桂园凤凰国际酒店目前在全国50多家酒店都有包含“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的“一价全包”产品,同程旅游网和碧桂园凤凰国际酒店的数据显示,“一价全包”产品销量普遍高于单卖客房销量。2016年夏季,“一价全包”产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家庭、亲子等自由行旅游者。


(四)地产业

          避暑旅游与生俱来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度假,进而推动了避暑旅居地产及相关中介机构的发展。贵州遵义桐梓、安顺、开阳等地开发了大量面向重庆避暑市场的避暑旅游地产。重庆市依托周边800米以上山区,面向本地市民及周边区域开发了避暑休闲地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重庆的避暑地产已经有升级换代的概念了。比如,以前的避暑地产户型和面积主要还是按照普通民用住宅来设计,目前则主要以面向老年人的小户型(37-48m2)为主。同时,考虑避暑主要人群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业主食堂,成立各种协会,方便老年人异地生活。

          目前,与避寒市场相比,避暑旅居地产中介机构发育尚不充分,将会成为旅游地产中介机构关注的新蓝海。


(五)医养业  

          中医认为,夏主心。夏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易发和高发期。据卫生机构统计,进入5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夏季温差每升高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平均增加2.8%至4%,其中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4%,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增加3.8%,这一几率在慢性肺病和心衰患者中则分别增加3.7%和2.8%。因此,利用舒适宜人的夏季气候环境和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避暑康养是避暑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2016年,黑龙江省逐步实施四大举措(规划100个候鸟养老产业项目、开发一批精品旅游养老线路、请“老知青”为龙江候鸟养老产业发展站台、出台候鸟养老专项扶持政策),围绕“两湖一池”、“三江两极”等生态和旅游资源富集区域,规划建设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完善综合配套和服务设施,大力强化“夏季养老到龙江”品牌建设。上海银康集团与江西建大投资有限公司在避暑胜地庐山投资50亿元兴建养老健康城,树立避暑医养结合新典范。事实上,一些旅居中介机构早已不自觉地实施了避暑医养项目,夏季将会员安排到气候较为凉爽的目的地进行康养。下一步,在避暑旅居医养方面的布局将更加活跃和主动。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驴妈妈旅游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